哪些情况下残留的牙根不能被保留?拔除残留牙根对口腔健康有影响吗?

在牙科诊疗中,经常会遇到患者有残留牙根的情况。对于这些残留牙根,能否保留以及保留后的效果是患者和医生都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哪些情况下残留的牙根不能被保留,以及拔除残留牙根对口腔健康的影响。

一、不能保留残留牙根的情况

牙根严重损坏

当残留牙根出现严重的龋坏,龋坏范围达到牙根的2/3以上,且无法通过修复手段恢复其结构和功能时,通常不建议保留。

牙根纵裂或横裂,导致牙根结构完整性丧失,无法承受咀嚼压力,也难以保留。

据临床统计,约30%的残留牙根因严重损坏而无法保留。

牙根周围炎症无法控制

如果残留牙根周围存在严重的根尖周炎症,经过多次根管治疗或其他治疗方法仍无法消除炎症,持续出现疼痛、肿胀、化脓等症状,这种牙根应考虑拔除。

长期的炎症可能导致牙槽骨的吸收和破坏,影响周围牙齿的健康。

研究表明,对于难治性根尖周炎的牙根,拔除后周围组织的炎症通常能得到明显改善。

影响修复和咬合

残留牙根的位置不利于后续的假牙修复,无法为修复体提供足够的支持和固位,或者影响上下牙齿的正常咬合关系,导致咀嚼功能障碍,这种情况也不适合保留牙根。

例如,牙根过短或过度倾斜,无法与邻牙形成良好的接触关系。

引起其他病变

残留牙根周围形成较大的囊肿或肿瘤,且有不断增大的趋势,可能会侵犯周围的牙槽骨、神经等重要组织,此时应拔除牙根以去除病变。

数据显示,约5%的残留牙根周围会出现囊性病变。

拔除残留牙根对口腔健康的影响

二、拔除残留牙根对口腔健康的影响

短期影响

拔牙创口疼痛和出血:拔牙后创口会有一定程度的疼痛和少量出血,这是正常的术后反应。通常在1-2天内疼痛会逐渐减轻,出血也会停止。

局部肿胀和感染风险:拔牙后创口周围可能会出现肿胀,尤其是在拔除复杂牙根后。如果术后护理不当,可能会发生感染,但通过服用抗生素和保持口腔清洁,一般可以控制。

长期影响

牙槽骨吸收:拔除牙根后,如果长时间不进行修复,牙槽骨会因为失去牙根的刺激而逐渐吸收,导致牙槽骨高度和宽度的降低。

邻牙倾斜和对颌牙伸长:缺失牙根的位置如果长期空缺,邻牙会向空缺处倾斜,对颌牙也会伸长,从而影响咬合关系和咀嚼功能。

然而,如果在拔牙后及时进行合适的修复治疗,如种植牙、活动义齿或固定义齿,可以有效避免这些不良影响。

对全身健康的潜在影响

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长期存在的残留牙根和由此引发的口腔炎症,可能会通过血液循环影响全身健康,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的发病风险。

三、综合评估与决策

个体口腔状况

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口腔整体情况,包括剩余牙齿的健康状况、牙周支持组织的情况等。

如果患者口腔卫生良好,其他牙齿健康,保留牙根的意义可能更大;反之,如果口腔状况较差,拔除牙根可能是更优选择。

患者全身健康状况

对于患有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拔牙的风险需要特别评估。在控制好基础疾病的前提下,再决定是否拔除残留牙根。

患者的治疗意愿和经济条件

患者对保留牙根的意愿以及能够承受的治疗费用也是决策的重要因素。保留牙根可能需要进行复杂的治疗和修复,费用相对较高;而拔除牙根后的修复方式也有多种选择,价格差异较大。

总之,对于残留牙根是否保留以及拔除后的影响,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评估。患者应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各种治疗方案的利弊,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策。希望通过本文能让您对残留牙根的处理有更全面的认识,为您的口腔健康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语音朗读全文

标签: #不能保留残根的情况 #拔除残根对口腔的影响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